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九族櫻花祭之旅(收錄2004年3月)

九族櫻花祭之旅


九族文化村舉辦的櫻花祭活動已是第三屆了,但身為南投人的我因長年離鄉背井的在外工作,一直無緣一睹芳容。今年的元宵正好休假,帶著內子和小女兒返鄉過節,也順道上山拜訪櫻花!

車子一進到九族文化村園區,大門口前的迎賓道上,那一排列整齊的櫻花,婷婷玉立地綻放著嬌顏,彷彿秦淮酒家的秋娘,旖旎婀娜地招著紅袖。懷著雀躍的心情踏入園區,便拿起背包裡的相機猛拍,只聽到快門的聲音,喀喳喀喳的響著,不知不覺地竟拍完了一卷底片,渾然忘了內子和小女兒跟在身後!

佛緣(收錄2003/5/3)

佛緣(收錄2003/5/3,妤妤1歲6個月。)

上個星期原本打算前往土城的承天禪寺去看油桐花的,但因為連著幾天下雨,於是作罷。今天趁著豔陽高照,打理好行裝,便向土城出發。不到二十分鐘,車到山腳下,遊客還頗多的,一條條通往山頂的小徑旁,停滿了車。擔心妤妤走上坡的路較為吃力,於是一直將車往上開,不一會就已來到禪寺山門,進山門已無停車位,再迴轉出來,適巧有位仁兄剛走,讓我們很幸運的將車就停在山門口。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有一種醜的文學嗎?


課堂上老師帶領著我們討論閱讀文學作品的感動。學妹們提到「感動」時,似乎將「感動」侷限在「悲感」,於是我說:「文學作品的『感動』不等於「悲感」,人情的喜怒哀樂都可以『感動』。或者說,文學作品的創作或閱讀,都在表現或體驗一種『美感』。」此話一出,引來更多的討論。有人說或有並不喜歡太觸動人心的讀者;也有人認為或有不喜歡作品中表達濃烈的情感,而只欣賞形式的拿捏是否洽如其分。前者,著重於內容;後者,探究形式。我尚不致認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特別在文學作品中,內容與形式相倚相乘,都可為美的表出。只是就內容上,情感的濃烈與輕淡熟美?在形式上,何樣的形式能洽如其分,仍有討論的空間。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春末訪黃金神社



訪你

在百年後的春末

旅人如織

你卻獨守著一方空寂

岐出的山徑

漸漸遠離了輝煌的金玉

古舊的石階

悄悄拓印著相隨的足痕



問你

在春末的向晚

你笑  茶壺無耳

握不了素手纖纖

我道  神社無瓦

遮不住霏霏雨夢

你欲說還休 我欲辯忘言

蒼白的天 灰白的雲 死白的海

蘸著漫山而來的煙嵐

塗抺一幅謎樣的虛白


註:
1.茶壺無耳:無耳茶壺山,山名。對望黃金神社。山形遠看像一只沒有把手的大茶壺,故名。

2.神社無瓦:位於臺灣臺北縣瑞芳鎮金瓜石,臨近九份,為日治時期的興建之神社,又稱山神社。初建於1897年。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鳥居兩座、石燈籠四對、旗幟台一對、正殿石柱。(參見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