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岩崎知弘美術館參訪計畫



這是暑假到日本參訪的工作,和學姐討論後寫下來的。藍色字部份為學姐所加。

岩崎知弘研究計畫—水漾中的堅靭
博士生陳晉卿、嚴淑女

一 研究動機目的

岩崎知弘(1918~1974)。這位享年55歲的日本女性畫家,一生的創作都以孩童為主角。在她歿後三年,於晚年東京的居所成立岩崎知弘美術館,保留她生前起居創作的工作室。1997年,再於長野安曇野,雙親的家鄉,成立安曇野岩崎知弘美館。歿後三十年,東京舉辦了一場紀念展,不論是藝文界,或者一般的主婦、學生,岩崎的畫作,仍然是人們心中共同的回憶,引發著人們內心的感動[1]。正如岩崎的創作理念所說:

「當我感到疲憊無力時,人心的溫暖讓我熱淚盈眶。我終生的職志不是畫雄偉壯觀的巨幅油畫,而是小小的繪本。希望看了這些繪本的子孩,長大成人後,繪本的溫情能留在他們心中的某個角落,當人生遭逢痛苦、絕望時,能回想起這些溫柔的感動……」[2]

然而,在台灣,岩崎的繪本僅出版了〈久兒之星〉一本。[3]殊為可惜。是我們離那個時代太遙遠?是我們不曾經歷戰火的洗禮?是我們總是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人生總是順遂平凡?

真正來自於人心的感動,舉世皆然。或許只是我們對岩崎所知太少。透過這個研究,希望能對岩崎有更深的認識。終其一生,以孩童為主題的創作,為孩子祈願世界和平的畫家。是什麼力量,使一位畫家有如是堅持?她的作品展現何種風格?她的畫作如何打動人心?

這種打動人心的因緣,要從2008年國際書展說起。那時我(淑女)經過一個小小的攤位,巧遇鄭明進老師,他拿出一張彩印的海報,告訴我去請那位先生簽名,他就是岩崎知弘美術館的館長,也是知弘的兒子。我看見海報上的畫,和展覽的畫作,熟悉的笑臉,勾起我童年的記憶。那時我收藏好多卡片、信紙,粉色系柔美的畫風、純真的笑臉、夢幻的場景和溫暖的色調,總是深深的吸引我進入畫中的世界,編織綺麗的夢想。原來她就是岩崎知弘------一位希望用溫柔的感動來溫暖孩子的畫家。

這樣的機緣從小時候就牽起了,讓我更想去認識這位曾經溫暖我幼小心靈的畫家。希望藉由蒐集她的作品、參觀美術館、訪談他的家人或研究學者、甚至是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從各種角度全面的來認識這位畫家,並介紹給國內的讀者。

二 研究對象(背景介紹)

1. 畫家

知弘誕生於1918年12月15日,十四歲學習油畫和素描,十八歲學習書法。因紙畫劇「母親的故事」(1949年)而踏上專業畫家之路。她將西方的水彩畫融合了東方傳統繪畫的技術,鑽研出自己獨特的技法,得以表現細膩的感覺。也因此獲得波隆那國際兒童圖書展Graphic獎(1973年),德國萊比錫國際圖書設計展銅牌獎(1974年)等多項榮譽。1973年秋季發現罹患癌症,1974年8月8日因原發性肝癌去世,享年55歲。

知弘的繪畫特色即是她終其一生都以「孩童」為作畫主題。即使沒有模特兒,她也能畫出十個月大的嬰兒與一歲兒的不同。在館內收藏的九千三百件以上的遺留作品中,可看到孩童們各種豐富生動的神態,充分顯示了知弘敏銳的觀察力和出色卓越的技巧。

知弘一生渴望和平,尤其希望世界上的兒童都能過著幸福和平的生活。她作畫的主題也一直以孩童及花卉為中心。因為年少時經歷過戰爭,或許知弘終其一生描繪小生命的光輝,正是希望藉此訴說和平的寶貴。[4]

2. 美術館

知弘美術館・東京 (前岩崎知弘美術館)是於1977年為紀念岩崎知弘 (1918-1974)而建的。畫家岩崎知弘自1950年代後半起在各種繪本、兒童圖畫雜誌、教科書、書籍及月曆等持續發表以花卉及孩童為主題的繪畫而著名。美術館建於1952-1974年間知弘生活創作的故居,其建築費用來自捐款及知弘的繪畫版稅。這是為了實現眾多畫迷「希望隨時可以欣賞到知弘的作品」之心願所建的。這座專門為童書畫家建的美術館,在世界上可說是首創之舉。

美術館自1980年代後半起開始收藏世界傑出繪本畫家的原畫,並逐漸擴大其營運範圍。1990年初,為了收藏並展示更多作品,同時擴展美術館活動,遂決定於長野縣安曇野地區的松川村建設新館。

1997年春季為紀念知弘美術館‧東京設立二十週年,安曇野知弘美術館於長野縣開幕。由於知弘的父母出身於長野縣,這裡可說是知弘的心靈寄託之地。

2002年為紀念知弘美術館‧東京設立二十五週年,全館改為無障礙空間,公共空間也增為原來的兩倍重新開幕。煥然一新的美術館中充滿了知弘的作品和回憶。

知弘美術館‧東京及安曇野知弘美術館的營運母體是財團法人岩崎知弘紀念事業機構。1976年6月為了紀念岩崎知弘的業績,繼承她希望帶給世界兒童和平的遺志,本著民主精神對兒童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有所貢獻而設立的這個事業機構除了營運兩座美術館之外,並於國內外(北美、中國、越南和韓國)舉辦展覽,進行繪本的調查及研究,出版刊物,同時也與繪本相關團體進行國際交流[5]

三 研究問題

1. 岩崎知弘的生平、創作理念及創作歷程等。
2. 岩崎知弘的繪本研究。(故事、技法、風格等)
3. 岩崎知弘美術館的佈展與經營。
4. 如何籌畫、經營童書作家的美術館,做為未來台灣成立美術館的參考模式。

四 實地訪查重點

1. 美術館的空間規劃。
2. 美術館的營運。
3. 美術館的參觀動線。
4. 美術館的普及教育。
5. 採訪佈展的設計理念。
6. 與其他同性質展覽的結合的方式。
7. 蒐集美術館出版的刊物。
8. 蒐集美術館如何進行繪本的調查與研究。
9. 如何典藏畫作及蒐藏品。
10. 如何進行故事說演與孩子互動。

五、訪談及資料蒐集

1. 訪談鄭明進老師(收集很多知弘畫家的海報書籍及資料)
2. 訪談館長(但這有困難度,找尋他發表關於他母親的文章,從家人的角度來看畫家,會有不樣的視角,也會發掘出不同的面向)
3. 蒐集誠品信義店的知弘特展中的參考資料和書籍。

六、預期成果(於繪本棒棒堂或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版發表)

1. 東京岩崎知弘美術館參訪報導。
2. 岩崎知弘的創作理念與繪本研究。
3. 岩崎知弘創作導讀(主題式導讀:如戰火下的孩童、童年的記憶、寶寶與媽咪…等)


[1] 參考ちひろ美術館編。《沒後30年メモリルブックちひろBOX》。東京:講談社,2007年3月第11刷。
[2] 引自〈和英之友〉「2003.8久兒之星岩崎智廣專刊」。
[3] 台灣中譯另有〈人魚公主〉、〈洗澡嘩啦啦〉、〈鈴鈴鈴電話響了〉、〈寶寶的歌〉等四本,但在套書中,書籍流通率不佳。
[4] http://www.chihiro.jp/global/zht/index.html
[5] http://www.chihiro.jp/global/zht/museum/index.html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大人的夢想?孩子的夢魘?──解讀《彈琴給你聽》



同刋《繪本棒棒堂》第十六期,要去買喔!全國各大門市均有發售。
(本文圖片均取自和英出版社網頁)

導奏

用「包山包海」一詞來形容台灣目前出版的繪本題材,一點也不為過。小從幼兒或親子間的食、衣、住、行、育、樂,大到各項中心德目、品格操守的養成,都可以在已出版的繪本中覓得一二。然而,不論是國外的翻譯或國內的創作,卻鮮少出版以鋼琴為題材的故事繪本。是「曲高和寡」的緣故嗎?事實上根據統計,單台北市就有百分之六十的孩子曾學過或正在學鋼琴[1],長久以來在「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鐵律號召下,更不知有多少望子成龍成鳳的家長送孩子習琴。曾幾何時,鋼琴成了大人的夢想;孩子的夢魘。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鋼琴,不知為何卻鮮少在繪本的世界中被觸碰。

2008年底葉安德《彈琴給你聽》[2]的出版,彷彿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導奏,強勁有力地劃破了寂靜。故事的背景就設定在大台北地區,以寫實的故事呈現一位小女孩學琴的歷程。


許多家庭可能都有一樣的景況,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叮叮噹噹的敲打「鋼琴玩具」(有些可能只是杯碗瓢盆),便覺得孩子有音樂的天賦,於是在經濟未如現今蕭條的早些年,不惜萬金(少者在大賣場買中古琴也是數萬元),家中便添購了一架鋼琴。懵懂的孩子總是喜愛新奇的事物,更何況又是個黑沈沈的龐然大物。為了馴服家中這隻龐然大物(同時可能也為了馴服家中的小野獸),父母親又會不惜萬金請來鋼琴老師。起初,孩子以為被聘來的這位大哥哥大姊姊是和他們同一陣線,日子久了,便發覺原來老師和那龐然大物才是同國的。但是當孩子察覺時,已經騎虎難下了。於是,孩子被逼得犧牲玩耍的時間,為了馴服龐然大物孤軍奮戰著……

獨奏

以上的評析或嫌主觀,但觀賞《彈琴給你聽》內文的前十頁,即便葉安德以第三人稱的敘事,讓讀者旁觀小女孩的學琴過程,仍不免有此感慨。書中的第一到四頁,或借由布娃娃的表情,或借由小女孩的神情,畫出孩童天真好奇的心靈。第四頁上,小女孩趴坐在琴蓋上的動作,人與鋼琴的疊合,動態地呈現出小女孩對鋼琴的愛憐。緊接著,在第五、六頁上,畫出了孩童對所有權的重視,小女孩自己明明不會彈琴,卻不准弟弟來「敲」她的鋼琴,還神氣地將她自己的「譜」拿走。(順帶一提,熟悉葉安德的讀者應該發現這是什麼「譜」吧?[3])這是尚未正式學琴前的孩子,一派爛漫天真。在正式學琴的第七、八頁上,小女孩高翹的小指和緊繃的神情,從此便失去了天真的笑容。第九頁則運用了透視的手法,將討論小琪即將在演奏會上表演之事的大人置放前景,遠處兩個騎單車的孩子的背影,更顯出被他人決定的無奈。第十頁便以暗夜深巷裡孤單的練琴聲,告個段落。
(插入03-3-1圖說:尚未正式學琴前,小琪天真爛漫的神情。)

故事的第二段落,從第十一至二十頁,描敘小琪參加演奏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在家裡、計程車內、或表演廳,很明顯地,媽媽和小琪之間總隔了一個弟弟,小琪和媽媽更為疏遠了。第十一頁,透過畫面上對角的視線,拉開了母女間的距離,小琪形單影隻努力地練琴。第十二頁,小琪被擠壓在畫面左下角,伴著媽媽在上頭的叮嚀聲,更顯壓迫。千百個不願意上台表演的小琪,還是被推上台了。在第十九、二十頁與第二十一、二十二頁這兩幅跨頁裡,分別採用印象派和超現實主義的畫風,來突顯小琪上台時所感受到的光和熱。此外,這兩幅的暖色調也和繼之四頁以觀眾眼中所看的冷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以色調區分,暗示了小琪和台下觀眾的不同感受。在這場名為「希望與愛」的演奏會上,小琪感受不到任何的愛,更不知道希望在哪裡!(插入03-3-2圖說:暖色調表現出光和熱,超現實的畫風表現小琪沈重的壓力。)

演奏會後,「即使爸爸、媽媽、老師都鼓勵她,她也不想再練習,珍貴的鋼琴變成了沒有音樂的桌子」,第三十、三十一頁這幅跨頁裡,琴蓋上被其他物品給佔滿,小琪還在上頭吃蛋糕,鋼琴下成了寵物的家。事實上,籠裡的狗當然不是真的寵物,它是小琪的布娃娃之一,對照前頭布娃娃的表情,這裡以仰望的眼神,象徵著對自由的渴望。在整個學琴過程中的小琪,宛如籠中的小狗,不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應該是任何揮灑自如的藝術中,最大致命傷吧!這幅跨頁透顯了藝術的本質,如果沒有一顆自由自在的心,鋼琴也不過就是張珍貴的桌子。

父母親送孩子學琴,鼓勵孩子練琴,所求為何呢?《彈琴給你聽》故事從頭到尾,爸爸是缺席的,沒有任何一幅畫裡出現「爸爸」的形象,而媽媽又總是被弟弟給羈絆著,第三十、三十一頁這幅跨頁的圖文合奏,表現出對所謂「鼓勵」的反諷。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老師,不是鼓勵,而是愛。當孩子浸潤在愛或被愛中,他才找到他自己,肯定他自己。是以,小琪對弟弟的愛,促使她自動自發地再坐回鋼琴前,她大聲的告訴弟弟:「不要哭,姊姊彈琴給你聽!」這一翻頁,直接映入讀者視域的,就是小琪轉身回望的模樣,那個轉身,那個眼神,充滿了自信。

因此,順著鏡頭推入掛在牆上的那幅圖畫,結尾以兩幅跨頁,結合了琴聲與景色、夢幻與現實。前頭出現過的布娃娃,熊、兔子、狗、恐龍,都活躍於森林中,一隻彷徨無依的小鹿,也在鋼琴旁覓得雄鹿的呵護。相對於高挺筆直的雲杉,樹下彈琴的小琪雖然顯得緲小,但那流溢的抽象琴聲,便是這片森林中的盎然生機。(插入03-3-3圖說:這真是一場「希望與愛」的演奏會嗎?黑壓壓的人群,和幼小的身影,形成強烈對照,對文字進行了嘲諷。)

合奏

時下,隨著教育的革新、觀念的討論,或許有許多家長送孩子學琴不必然寄予成龍成鳳的希望,而只是滿足孩子的喜愛。相信這世上真有許多孩子,也像「安娜」一樣是真心喜愛彈琴的。更有些貧窮人家的孩子,繳不起學費,而自己刻苦勵學地在紙鍵盤上學習。《愛彈琴的安娜》[4]和《紙のピアノの物語》[5],二本繪本中的女孩最後都完成了她們的夢想,但相較之下,後者使用較寫實的手法,傳達出成功的背後得經歷多少辛酸的歷程。

在《愛彈琴的安娜》中,安娜整個學習過程是相當平順的,當中只有「安娜每天都要塔火車去安多瓦市上學」一段,以跨頁的幅度描繪出城鄉間的距離,其餘大多為景緻描繪,反倒較多帶出恬靜的鄉村生活。即使最後「安娜一個人住,也不再有乳牛和火車陪伴她」,但她還有鋼琴,「也許,現在她正在彈琴呢」[6]。全書,在最後一頁上雖然只剩安娜一個人彈奏著鋼琴,但琴上的一張張照片和花貓,仍然予人溫馨安詳的感受。(03-3-4 圖說:鋼琴陪伴安娜一生。)

《紙のピアノの物語》一書,由於繪圖者並不是專業的插畫家,在圖像的表現上雖稱不上精湛,卻以故事取勝。故事描述一位喜愛音樂的小女孩,在學校學了點樂理後,便時常借由畫在音樂課本的鍵盤來練習,勤奮的練習,使得紙上的鍵盤都破損了。一天,母親為她畫了一張紙鍵盤,上頭有和真的鋼琴一樣的八十八個鍵,小女孩喜愛極了,無論到哪兒都帶著它。但紙上的鍵盤畢竟沒有聲音,小女孩好想彈奏真的鋼琴。一天中午,小女孩利用午休時間走進學校大禮堂,將紙鍵盤平鋪在琴蓋上,就這麼陶醉著演奏起來。不巧,被同學發現了,一群同學嘲笑小女孩怪異的舉動。小女孩委曲地流下眼淚,淚水滴在紙鍵盤上,滲入琴蓋裡。正當小女孩要收起紙鍵盤時,手指碰上鍵盤竟能發出DO的音,於是小女孩又坐了回來,將她平日練習的曲子,一遍一遍在紙鍵盤上演奏著,樂音吸引了全校的師生過來聆聽,感動了在場每一個人。演奏結束了,小女孩收好紙鍵盤,然後以一聲誰也聽不到的聲音說:「媽媽,謝謝妳!」

這則《紙のピアノの物語》的故事,結尾處雖然奇幻不實,但奇蹟的出現,正也反映了人們在受盡磨難與委屈後,對成功的渴望。故事中感動人心的,不在於那奇蹟,而在於奇蹟出現前小女孩認真勤勉,以及奇蹟後,小女孩一聲對媽媽的感謝。

餘韻

無論是《愛彈琴的安娜》或《紙のピアノの物語》中的小女孩,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真心地喜愛鋼琴,故事中的父母也都只是順著孩子的喜好,並不刻意勉強孩子。事實上,在兩本繪本裡同時也都間接地點出藝術的追求,是孤獨的旅程。安娜雖總有鋼琴陪伴,但不論是表演的舞台或人生的舞台上,卻常是孤單一人。小女孩的母親,是曾學過琴的,但對小女孩的好學,也只能點撥一二。現今,為人父母者送孩子學琴,寄望孩子有成,卻鮮少讓孩子自我意識到得付出的代價。在《鋼琴師的旅行》[7]這本繪本裡,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大野狼是鋼琴師,他總是孤孤單單。」一語道盡藝術當中的苦澀。雖然,一場又一場的演出,一段又一段的琴聲感動了許多人,但大野狼鋼琴師卻總是孤孤單單地走向下一個旅程。琴藝的涵養,美感的追尋,是條獨尋寂寞的路。

相較於以上三本繪本,葉安德《彈琴給你聽》以台灣的孩子學琴過程為題材,寫實地呈展孩子對鋼琴的愛恨,其所呈現各種面象的深度、廣度,絕不下於國外繪本。我們衷心地寄望,這類繪本的出版,不單只是個「導奏」,我們滿心地期待,將有更多的繪本,用圖、用文字,關切這片土地、這個社會、這群孩子!
[1] 參見親子天下精選部落格,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8
(2009/04/24)。
[2] 葉安德文/圖,《彈琴給你聽》(新竹:和英,2008年12月)。
[3] 想要知道答案,請參閱《誰偷了便當》一書,葉安德文/圖,《誰偷了便當》(新竹:和英,2007年7月)。
[4] 瑪麗‧蓮‧芮(Mary Lyn Ray)文,芭比‧漢巴(Bobbie Henba)圖,劉清彥譯,《愛彈琴的安娜》(台北市:道聲。2006年5月)。
[5] 松永順平文,フジ子‧ヘミング圖,《紙のピアノの物語》(東京:講談社,2006年9月)。
[6] 引號中文字,均引自《愛彈琴的安娜》內文。
[7] 石田真理(Ishida Mari)文/圖,林真美譯,《鋼琴師的旅行》オオカミくんはピアニスト(台北市:天下遠見,2007年3月)。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測字


測字,這項中國古老的命理學最難之處就在於,你可以測任何人任何事,但永遠無法測出自己。

同學在報告榮格時,無意間提及測字。如榮格的理論學說所認為的,「不一定要以夢為出發點來進行『自由聯想』,我們直接從相關範圍內的任何一點出發,都可能抵達根本關鍵。」因此,不僅夢可解釋,甚至連咖啡杯底的殘渣都可以推算運勢。中國的古老文字,自然也神秘地蘊藏著人世的象徵。

同學是榮格的專家,昨天通知我測字的結果,讓我更讚佩他還是位測字的專家。

對於我寫下的字,同學拆解為「有心則悔,收放兩難。」不只符合拆字的原則,重要的是切中問字人的要害!

是的,如同學所云,所有情感問題最是難測,因為當事人的主觀意念最強烈。解鈴還需繫鈴人,我思索了許久,於是在這八個字後,各加上一句,聊為此際註腳:

有心則悔,滄海曾經亦為水。
收放兩難,雲雨已過不見山。

就這麼著吧!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紙芝居的花想



關於期末的紙芝居表演,我的發想是這樣的。起初,先有了開場的故事「等待一朵花」。

1.
在這個簡短的故事裡,我在第一張紙卡上,原想以鏡子來製作。鏡射的效果,配合著故事中所提「等待著說故事大師到來的小朋友」,這樣便能將現場聽故事的小朋友,吸納入故事之中。基本上,邀請視聽者走入故事,可說是後設書寫的一種。

2.
在第一個故事中,被扯下花瓣的花,共有六瓣。藉由這六片花瓣,可以和孩子玩一個益智的遊戲。由「他會來」起算,其結果永遠是「他不會來」。在不用增加紙卡的情況下,說故事者可以讓花一朵一朵不斷的循環數下去,直到有孩子想出從「他不會來」開始數,就能得出「他會來」的結果。無盡的循環加上由何處開始,這是我對紙芝居這個以抽換圖卡來表演的形式,做一小小的實驗。

3.
有了開場白故事的形式,於是也就得出了收場的故事形式。在「最長的故事」裡,只用了二張圖卡(這應該也是紙芝居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便能說一個最長的故事。隨後,加上一則「最短的故事」,雖是老梗,但用在此處,恰到好處。尤其看表演的錄影時,因有影框,所以說故事人二度out,比起在沒有舞台設計的現場看起來更有效果。

4.
然而,始終寫不出中間那一段的主故事。因為又想實驗形式,又想要求內容,短時間內實在構思不出來。原本我想改編鹿橋的〈幽谷〉一文,正好可以延續「等待一朵花」的意境,但學妹覺得太過沈重。既然如此,只好商請學妹貢獻她的繪本「不痛、不痛」。我想,她大概還在痛才是,所以才交由學弟來講。不過學妹這手工書真是經典,那週正巧黃春明來演講,讀了一首讓人「好痛、好痛」的詩,我們在台下聽著,連忙想起這書拊著胸口說「不痛、不痛」。

5.
要將這三個長短不一的故事串連起來,於是我們結合了劇場的表演和相聲。讓這三種說故事的形式一起呈現。承蒙大家不棄嫌,本組拔得頭彩,得到最佳表演獎。我個人在向老師魯了一番後,也得到最佳繪圖獎!雖然,學妹們都不信,我真的很認真,光那二張就畫了我一個下午。我還特地去買宣紙,還向正在蘇荷學水墨畫的孩子請教如何「墨分五色」,她們管這叫「小狗洗澡」,就是在水盤中裝一格墨和五格水,畫筆在墨汁中沾一回,依次在五格清水中洗過,就分出五色囉。畫好後,我再拿出以前的刻印一蓋,哈,連孩子都不得不佩服呢!還想借我的印去蓋她那鬼畫符的水墨畫。我這章,可是能讓鬼畫符也起死回生的呢!

6.
很高興得到最佳演出獎和最佳繪圖獎,我要特別感謝游老師的指導,我要將這兩座獎杯獻給老師,以表達我最高的謝意!謝謝大家!(下台一躹躬)


其他各組錄影:
我和我的小黑貓
躲貓貓的方法
聖誕老公公很忙
鼻屎的一生

PS.將錄影上傳youtobe後,我才發現日本也有仿本組的演出模式呢!

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小心貝貝



收到書店寄來的新書,許多時候下訂時很想看,書到時卻沒時間閱讀。因此,便暫時陳列架上。今天也是收到書店寄來的新書,是買來給孩子看的繪本,「貝貝系列」。這一系列,只有信誼出過二本,其他都無中譯。看在預購送提帶的份上,早早便下了訂單。新出的貝貝系列,一套三冊,每冊訂價250元,預購三冊只要599元,還送一個價值299元的貝貝提袋,很划算!

然而,拆開塑膠封套後,我猶豫了,我不敢將這書給孩子看!

送的提袋,是中國製的也就罷了,大不了下水多洗幾回。我懷疑這書也是在中國印刷!本來,時勢所趨,在中國印書也很正常,人家畢竟是印刷技術的老祖宗,近幾年來有些書印得還比台灣好。但這套新出的貝貝系列,在印刷時可能用了不當的顏料,或者少了某道手續,以致一翻開書,就有一股嗆鼻的味道,這味道並不陌生,在許多中國製的玩具上都有。

在台灣,唯一的圖畫書刊物《繪本棒棒堂》這些年來致力於圖畫書的引介、導賞、研究、推廣等等,無論在圖畫書的表現手法或內容剖析上都已累積了豐厚的成果。但似乎還少有對「書」本身的研究,身為家長的我,為了孩子的健康,衷心期盼國內能有為「書」把關的刊物。

這三本書,實在太新了,新得可怕!在還不確定它的成份之前,我絕不敢拿給孩子看,先放在陽台上曬曬太陽再說。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純真11歲


今晚無意間在MOD看完「純真11歲」,我試著想寫些什麼,卻又覺得所有的介紹、評析都顯得多餘。讀過許多戰火下、苦難中的兒童,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純真,總是令人感動不已,甚而為他們一掬同情的眼淚。但今晚我沒有眼淚,我從不曉得可以感動到流不出淚水,所有的感動都化為錐心之痛。這些戰爭的發動者,魔鬼的使者,人類的殘渣,打著國家、民族的大義,實不過為個人之野心、私欲。孩子們的純真,映照出他們的醜惡。

錐心之痛,痛得讓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兒童文學不會只是冷門角落的文學,文學的研究也不當只是鎖在象牙塔裡皓首窮經。讓兒童文學的純真,照見成人世界的醜陋,用兒童文學的研究指陳虛偽政權的野心。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腐爛神與史凱力

沒有寫成「波妞與福科」,至少寫個「腐爛神與史凱力」吧!因為有倒數計時的壓迫,寫得好不緊張。接了小孩回到家洗完澡吃完飯已是晚上8點,特別叮嚀孩子不要進書房來,小的還是不時地進來幌,或受了委曲,或來摸摸滑鼠,或要求擦屁屁。這篇當然和屁屁無關,我發誓是先有腐爛神的靈感的,在昨天回台北的火車上。總算,在11點52分將此篇報告上傳完畢,是倒數第三位。這時,居然有五位同學在線,也就是說有人已繳完囉,留在線上隔岸觀火!給我知道是誰,哼,給妳好看!

一、腐爛神與史凱力

作者在《史凱力》中安排了一間廢棄的車庫,不僅是小說中的一個場景,也是一個重要的象徵。小說在開頭的第二章,對這一車庫就有仔細的描寫:

車庫另一頭緊鄰著後面的巷子,門板大概早八百年前就壞了,這會兒正是橫七豎八地釘了不知多少片木板在出入口。支撐著屋頂的橫梁,十根倒爛了九根,整座屋頂呈塌陷狀態。地板上堆滿了雜物垃圾…這地方真是臭得可以-那種混著腐敗和塵土的異味。這裡的一磚一瓦好像各自為政,隨時有可能分崩離析。(P22)

小說中的主角「我」自此之後,出於好奇三番兩次的試圖近入廢棄的車庫,終而在髒亂的車庫內發現了一位怪異的「史凱力」。這一發現,使得「史凱力」和「小寶寶」成為「我」最掛心的兩件事,故事情節便緊扣這兩條主線發展。故事的結尾,麥可所掛心的這兩件事都獲得圓滿的解決,廢棄的車庫也被剷平。作者又一次描寫被剷除的車庫:

他們把裡頭的垃圾雜物一一往外搬,堆在後院。那些老舊的五斗櫃,破掉的洗手檯,一袋袋的水泥,缺角斷裂的門板,支離破碎的帆布椅,破敗的地毯,整捆整捆的繩索、水管,好大一疊的報紙、雜誌,還有電纜線跟一袋的釘子……全都重見天日了。(P227)

這一座貫穿故事情節發展的廢棄車庫,不禁讓人聯想起宮崎駿《神隱少女》中的腐爛神。影片中的小千在拔出腐爛神身上的一根刺後,緊接著,打從腐爛神的身上,一堆垃圾,包括破損的腳踏車、汽油桶、桌椅、…各式和樣的廢棄用品,傾洩而出。事後方知,原來這位渾身惡臭的腐爛神,其實是河神。小千的這一「拔」,拔除了堆積在河神身上的人間廢棄物,使河神乃能重返其自己。

試一比較,當能發現,小說《史凱力》中的車庫,便猶如《神隱少女》中的腐爛神,它因為堆積了太多人間的棄物,成了生命的墳場。當史凱力被移出車庫,這座廢棄的車庫被剷平之後,史凱力也重獲生機。作為場景,它構作整部小說故事的啟闔;作為象徵,它暗示人類對生命的污染與妄為。

二、進化與退化

從進化的觀點來看,人類似乎較其他生物進化得快,於是人類自以為便是萬物之主。人類真的進化了嗎?小說中運用了「伊卡魯斯」的神話,暗示著人類的無知妄為。整個車庫內充塞著人類的日常生活用品,這些物品反成為生命的沈重負擔,成為死亡的墳場。車庫只是小說中明顯的象徵,小說中其實還可細分出「飲食」、「學校」、「醫療」等等細項。在車庫裡,史凱力長久以來吃著27號跟53號(春捲與叉燒肉),雖然美味卻有損健康(此「健康」是小說中對吃同樣外食的麥可的爸爸的評論)。對於學校教育,小說中的在家自行教學的米娜有尖銳深刻的批評:「我們認為學校教育會扼殺了兒童天生的好奇心、創造力和智能。人類必須要向世界敞開心胸,而不是畫地自限。關於「醫療」,史凱力苦於需求阿斯匹靈,作者並且安排一位姓「死」的醫生的角色,都是對人類的勉強妄為有所諷諭。小說中,除了「小寶寶」之外,最不受污染的人類,當是米娜這一角色,因此,當米娜第一次見到病痛中的史凱力時,便毫不猶豫地斷定:

「骨質鈣化,」她說道。「這是一種骨骼逐漸硬化,不能活動的病變過程。這會讓患者的身體變得像石頭一樣。」…「這種病變還有另一種相關症狀,」她接著說道。「那就是連心靈也跟著僵化。不再思考,不再想像,僵硬得有如頑石。到了這個地步,那也不能稱其為心靈了。充其量只是一把被石牆團團包圍住的骨頭罷了。這就是心靈冷漠化。」(P116)

這是史凱力的病症,也是所有人類的病症。而且,若按米娜對「進化論」的看法,相較於史凱力,人類是更為退化的生物!米娜向麥可解釋肩胛體的作用時,不採用「學校教授的那一套進化論」觀點,而說:「這是個眾所皆知的事實,是常識。我們的翅膀以前就長在那裡,而且總有一天還會再長出來。」(P82)相對於雖在病痛中而當有著翅膀的史凱力,人類究竟是什麼時候失去翅膀的呢?人類何時才能在長出翅膀呢?千百年來,人類是進化了,還是退化了?小說未對此做出正面回答,但在這一比照中,透過神話,透過象徵,留給讀者想像、深思的空間。只但願人類尚未「骨質鈣化」。

三、重生與新生

就如同麥克對泊瑟芬的想像:

我想像她一路掙扎著朝我們而來。她在黑暗的隧道中推擠前進。因為不時地轉錯彎路,腦袋一不小心便撞上石壁。有時候她想著乾脆放棄算了,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嚶嚶哭泣起來。…她告訴自己很快就能重見天日,再次感受到地面世界的溫暖。(P194)

這一想像說的似乎是麥可所掛心的小寶寶,確實小寶寶最後也平安無事了,但小寶寶並不是「泊瑟芬」,麥可「最後決定叫她『喜樂』」。是這個新生的「小天使」,賦予了史凱力重生,史凱力對麥可說:「小傢伙充滿生命力,渾身是勁,一團火球似的。是她給了我力量。」(P216)史凱力也感謝麥可和米娜:「謝謝你們重新給了我生命。」史凱力才是「泊瑟芬」,一個從地獄重返的生命,雖然帶著泥土的腐味,卻為大地帶來了盎然生機。人類的新生只有一回,新的生命原本是充滿力量的,是污染、堆砌、矯飾、妄為,才使生命墮入了黑暗的深淵裡,要如史凱力般獲得重新,那得有「大拆大卸」(P229)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