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大人的夢想?孩子的夢魘?──解讀《彈琴給你聽》



同刋《繪本棒棒堂》第十六期,要去買喔!全國各大門市均有發售。
(本文圖片均取自和英出版社網頁)

導奏

用「包山包海」一詞來形容台灣目前出版的繪本題材,一點也不為過。小從幼兒或親子間的食、衣、住、行、育、樂,大到各項中心德目、品格操守的養成,都可以在已出版的繪本中覓得一二。然而,不論是國外的翻譯或國內的創作,卻鮮少出版以鋼琴為題材的故事繪本。是「曲高和寡」的緣故嗎?事實上根據統計,單台北市就有百分之六十的孩子曾學過或正在學鋼琴[1],長久以來在「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鐵律號召下,更不知有多少望子成龍成鳳的家長送孩子習琴。曾幾何時,鋼琴成了大人的夢想;孩子的夢魘。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鋼琴,不知為何卻鮮少在繪本的世界中被觸碰。

2008年底葉安德《彈琴給你聽》[2]的出版,彷彿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導奏,強勁有力地劃破了寂靜。故事的背景就設定在大台北地區,以寫實的故事呈現一位小女孩學琴的歷程。


許多家庭可能都有一樣的景況,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叮叮噹噹的敲打「鋼琴玩具」(有些可能只是杯碗瓢盆),便覺得孩子有音樂的天賦,於是在經濟未如現今蕭條的早些年,不惜萬金(少者在大賣場買中古琴也是數萬元),家中便添購了一架鋼琴。懵懂的孩子總是喜愛新奇的事物,更何況又是個黑沈沈的龐然大物。為了馴服家中這隻龐然大物(同時可能也為了馴服家中的小野獸),父母親又會不惜萬金請來鋼琴老師。起初,孩子以為被聘來的這位大哥哥大姊姊是和他們同一陣線,日子久了,便發覺原來老師和那龐然大物才是同國的。但是當孩子察覺時,已經騎虎難下了。於是,孩子被逼得犧牲玩耍的時間,為了馴服龐然大物孤軍奮戰著……

獨奏

以上的評析或嫌主觀,但觀賞《彈琴給你聽》內文的前十頁,即便葉安德以第三人稱的敘事,讓讀者旁觀小女孩的學琴過程,仍不免有此感慨。書中的第一到四頁,或借由布娃娃的表情,或借由小女孩的神情,畫出孩童天真好奇的心靈。第四頁上,小女孩趴坐在琴蓋上的動作,人與鋼琴的疊合,動態地呈現出小女孩對鋼琴的愛憐。緊接著,在第五、六頁上,畫出了孩童對所有權的重視,小女孩自己明明不會彈琴,卻不准弟弟來「敲」她的鋼琴,還神氣地將她自己的「譜」拿走。(順帶一提,熟悉葉安德的讀者應該發現這是什麼「譜」吧?[3])這是尚未正式學琴前的孩子,一派爛漫天真。在正式學琴的第七、八頁上,小女孩高翹的小指和緊繃的神情,從此便失去了天真的笑容。第九頁則運用了透視的手法,將討論小琪即將在演奏會上表演之事的大人置放前景,遠處兩個騎單車的孩子的背影,更顯出被他人決定的無奈。第十頁便以暗夜深巷裡孤單的練琴聲,告個段落。
(插入03-3-1圖說:尚未正式學琴前,小琪天真爛漫的神情。)

故事的第二段落,從第十一至二十頁,描敘小琪參加演奏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在家裡、計程車內、或表演廳,很明顯地,媽媽和小琪之間總隔了一個弟弟,小琪和媽媽更為疏遠了。第十一頁,透過畫面上對角的視線,拉開了母女間的距離,小琪形單影隻努力地練琴。第十二頁,小琪被擠壓在畫面左下角,伴著媽媽在上頭的叮嚀聲,更顯壓迫。千百個不願意上台表演的小琪,還是被推上台了。在第十九、二十頁與第二十一、二十二頁這兩幅跨頁裡,分別採用印象派和超現實主義的畫風,來突顯小琪上台時所感受到的光和熱。此外,這兩幅的暖色調也和繼之四頁以觀眾眼中所看的冷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以色調區分,暗示了小琪和台下觀眾的不同感受。在這場名為「希望與愛」的演奏會上,小琪感受不到任何的愛,更不知道希望在哪裡!(插入03-3-2圖說:暖色調表現出光和熱,超現實的畫風表現小琪沈重的壓力。)

演奏會後,「即使爸爸、媽媽、老師都鼓勵她,她也不想再練習,珍貴的鋼琴變成了沒有音樂的桌子」,第三十、三十一頁這幅跨頁裡,琴蓋上被其他物品給佔滿,小琪還在上頭吃蛋糕,鋼琴下成了寵物的家。事實上,籠裡的狗當然不是真的寵物,它是小琪的布娃娃之一,對照前頭布娃娃的表情,這裡以仰望的眼神,象徵著對自由的渴望。在整個學琴過程中的小琪,宛如籠中的小狗,不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應該是任何揮灑自如的藝術中,最大致命傷吧!這幅跨頁透顯了藝術的本質,如果沒有一顆自由自在的心,鋼琴也不過就是張珍貴的桌子。

父母親送孩子學琴,鼓勵孩子練琴,所求為何呢?《彈琴給你聽》故事從頭到尾,爸爸是缺席的,沒有任何一幅畫裡出現「爸爸」的形象,而媽媽又總是被弟弟給羈絆著,第三十、三十一頁這幅跨頁的圖文合奏,表現出對所謂「鼓勵」的反諷。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老師,不是鼓勵,而是愛。當孩子浸潤在愛或被愛中,他才找到他自己,肯定他自己。是以,小琪對弟弟的愛,促使她自動自發地再坐回鋼琴前,她大聲的告訴弟弟:「不要哭,姊姊彈琴給你聽!」這一翻頁,直接映入讀者視域的,就是小琪轉身回望的模樣,那個轉身,那個眼神,充滿了自信。

因此,順著鏡頭推入掛在牆上的那幅圖畫,結尾以兩幅跨頁,結合了琴聲與景色、夢幻與現實。前頭出現過的布娃娃,熊、兔子、狗、恐龍,都活躍於森林中,一隻彷徨無依的小鹿,也在鋼琴旁覓得雄鹿的呵護。相對於高挺筆直的雲杉,樹下彈琴的小琪雖然顯得緲小,但那流溢的抽象琴聲,便是這片森林中的盎然生機。(插入03-3-3圖說:這真是一場「希望與愛」的演奏會嗎?黑壓壓的人群,和幼小的身影,形成強烈對照,對文字進行了嘲諷。)

合奏

時下,隨著教育的革新、觀念的討論,或許有許多家長送孩子學琴不必然寄予成龍成鳳的希望,而只是滿足孩子的喜愛。相信這世上真有許多孩子,也像「安娜」一樣是真心喜愛彈琴的。更有些貧窮人家的孩子,繳不起學費,而自己刻苦勵學地在紙鍵盤上學習。《愛彈琴的安娜》[4]和《紙のピアノの物語》[5],二本繪本中的女孩最後都完成了她們的夢想,但相較之下,後者使用較寫實的手法,傳達出成功的背後得經歷多少辛酸的歷程。

在《愛彈琴的安娜》中,安娜整個學習過程是相當平順的,當中只有「安娜每天都要塔火車去安多瓦市上學」一段,以跨頁的幅度描繪出城鄉間的距離,其餘大多為景緻描繪,反倒較多帶出恬靜的鄉村生活。即使最後「安娜一個人住,也不再有乳牛和火車陪伴她」,但她還有鋼琴,「也許,現在她正在彈琴呢」[6]。全書,在最後一頁上雖然只剩安娜一個人彈奏著鋼琴,但琴上的一張張照片和花貓,仍然予人溫馨安詳的感受。(03-3-4 圖說:鋼琴陪伴安娜一生。)

《紙のピアノの物語》一書,由於繪圖者並不是專業的插畫家,在圖像的表現上雖稱不上精湛,卻以故事取勝。故事描述一位喜愛音樂的小女孩,在學校學了點樂理後,便時常借由畫在音樂課本的鍵盤來練習,勤奮的練習,使得紙上的鍵盤都破損了。一天,母親為她畫了一張紙鍵盤,上頭有和真的鋼琴一樣的八十八個鍵,小女孩喜愛極了,無論到哪兒都帶著它。但紙上的鍵盤畢竟沒有聲音,小女孩好想彈奏真的鋼琴。一天中午,小女孩利用午休時間走進學校大禮堂,將紙鍵盤平鋪在琴蓋上,就這麼陶醉著演奏起來。不巧,被同學發現了,一群同學嘲笑小女孩怪異的舉動。小女孩委曲地流下眼淚,淚水滴在紙鍵盤上,滲入琴蓋裡。正當小女孩要收起紙鍵盤時,手指碰上鍵盤竟能發出DO的音,於是小女孩又坐了回來,將她平日練習的曲子,一遍一遍在紙鍵盤上演奏著,樂音吸引了全校的師生過來聆聽,感動了在場每一個人。演奏結束了,小女孩收好紙鍵盤,然後以一聲誰也聽不到的聲音說:「媽媽,謝謝妳!」

這則《紙のピアノの物語》的故事,結尾處雖然奇幻不實,但奇蹟的出現,正也反映了人們在受盡磨難與委屈後,對成功的渴望。故事中感動人心的,不在於那奇蹟,而在於奇蹟出現前小女孩認真勤勉,以及奇蹟後,小女孩一聲對媽媽的感謝。

餘韻

無論是《愛彈琴的安娜》或《紙のピアノの物語》中的小女孩,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真心地喜愛鋼琴,故事中的父母也都只是順著孩子的喜好,並不刻意勉強孩子。事實上,在兩本繪本裡同時也都間接地點出藝術的追求,是孤獨的旅程。安娜雖總有鋼琴陪伴,但不論是表演的舞台或人生的舞台上,卻常是孤單一人。小女孩的母親,是曾學過琴的,但對小女孩的好學,也只能點撥一二。現今,為人父母者送孩子學琴,寄望孩子有成,卻鮮少讓孩子自我意識到得付出的代價。在《鋼琴師的旅行》[7]這本繪本裡,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大野狼是鋼琴師,他總是孤孤單單。」一語道盡藝術當中的苦澀。雖然,一場又一場的演出,一段又一段的琴聲感動了許多人,但大野狼鋼琴師卻總是孤孤單單地走向下一個旅程。琴藝的涵養,美感的追尋,是條獨尋寂寞的路。

相較於以上三本繪本,葉安德《彈琴給你聽》以台灣的孩子學琴過程為題材,寫實地呈展孩子對鋼琴的愛恨,其所呈現各種面象的深度、廣度,絕不下於國外繪本。我們衷心地寄望,這類繪本的出版,不單只是個「導奏」,我們滿心地期待,將有更多的繪本,用圖、用文字,關切這片土地、這個社會、這群孩子!
[1] 參見親子天下精選部落格,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8
(2009/04/24)。
[2] 葉安德文/圖,《彈琴給你聽》(新竹:和英,2008年12月)。
[3] 想要知道答案,請參閱《誰偷了便當》一書,葉安德文/圖,《誰偷了便當》(新竹:和英,2007年7月)。
[4] 瑪麗‧蓮‧芮(Mary Lyn Ray)文,芭比‧漢巴(Bobbie Henba)圖,劉清彥譯,《愛彈琴的安娜》(台北市:道聲。2006年5月)。
[5] 松永順平文,フジ子‧ヘミング圖,《紙のピアノの物語》(東京:講談社,2006年9月)。
[6] 引號中文字,均引自《愛彈琴的安娜》內文。
[7] 石田真理(Ishida Mari)文/圖,林真美譯,《鋼琴師的旅行》オオカミくんはピアニスト(台北市:天下遠見,2007年3月)。











3 則留言:

  1. 您好

    我是和英文化的編輯
    請問這篇精采書評
    我們是否可以轉載刊登
    在和英網站?
    十分感謝

    回覆刪除
  2. 可以的!
    但這篇已刊載於
    台東大學兒文所的繪本棒棒堂第16期了喔,
    得向繪本棒棒堂告知一聲嗎?

    回覆刪除
  3. 喔 好的
    我會跟他們連絡
    十分感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