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芬蘭歷史-地理學派〉讀後

一、學派的開創

作為民間故事分類學的前身,芬蘭歷史學派,為民間故事分類研究奠定了理論和方法上的學科基礎。詳讀這篇文章後,更清楚所謂「AT分類法」的由來。
學派的創始人諸留斯˙克隆(1835-1888)和卡爾˙克隆(1963-1933)父子奠定了現代芬蘭民俗學派的理論地位。卡爾的學生安蒂˙阿爾奈的著作《故事類型指南》、《故事比較研究基礎》使芬蘭學派的方法得以發揚光大。瓦爾特˙安德森在1914、1916發表的《阿普列烏斯的小說和民間故事》、《皇帝和神甫》將理論應用在研究實踐,成為該學派的代表。

二、學派的理論

學派理論所涉及的領域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 探究故事發生與傳播:探討民間故事的具體產生和傳播途徑以及故事的發展變化,試圖說明民間故事像其他文化元素一樣,也有區域性,有產生地,強調初始文化的特殊性而非共同性。

2. 確定故事原型:學派聲稱: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所有的判斷試圖再造一個傳說的基礎型式或起源型式。這種研究想指出故事起源的時間、地點及其傳播過程。

3. 尋找原型的方法:收集世界上所有的這一故事類型的全部可能存在異體,分析出這些異體的所有組成部份,根據某些一般原則將全部異體進行比較。觀察到各種不同情節是怎樣在傳播中形成。阿爾奈討論過九條原則,它們對於確定一種特徵是否屬于故事原型具有意義。

4. 建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芬蘭學派認為,一個類型是獨立存在的傳統故事,可以把它作為完整的敘事作品來講述,其意義不依賴于其他任何故事。組成它的可以僅僅是一個母題,但可以是多個母題。母題分為三類:故事中的角色、情節的某種背景、單一的事件。顯然,為數眾多的傳統故事類型是由這些單一的母題構成的。為了提供一個基礎來概述這一個地區共同的大量故事儲存,類型索引是必要的。

三、問題與商榷

1. 芬蘭學派學者安德森在論及故事的傳播時,認為民間文學像水一樣,是從高處向低流,由高文化的民族向文化低的地方流,文化低的民俗接受文化高的民俗,不會相反。若吾人據此做研究實踐,那麼首先就會遭遇一難題-如何評斷文化的高低。就以台灣為例,四百年的開發過程中,有漢、閩南、客家、原住民文化,誰敢說哪一個文化高於其他文化呢?平埔族的消失,有部份文化雖保留於台灣的閩客文化中,這是緣於婚姻的文化傳播呢?還是「高」的平埔族文化流入「低」的閩客文化呢?

2. 文未作者引用劉魁立《民俗學論集》一書,評價芬蘭學派,認為「歷史-地理學派只是從情節傳播的觀點來研究口頭文學,從不解釋故事意義,不重視內容和藝術特色。忽視作品的實際內容,更多地著眼於情節的類型,對創作的人和社會歷史條件認識不足,作品往往成為一種自生現象,實際上沒有接觸到民間文學作品歷史發展的真實過程。」然而,個人以為著重於情節的增刪、不解釋故事的意義,不重視藝術特色、不知創作者、不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作品往往自我生成,這不正是民間故事的特色嗎?芬蘭歷史學派的研究何過之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