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魯邦的現實性


因為準備動畫研究的報告,這兩週先後看了《國王與鳥》與《魯邦三世劇場版The Castle of CAGLIOSTRO》。《國王與鳥》在台灣或譯為「牧羊女與掃煙囪的工人」(見宮崎駿《出發點》一書),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描述某王國的王宮裡的三幅畫-國王、牧羊女、掃煙囪工人,每天深夜畫中人物便能活了起來,國王喜愛牧羊女,但牧羊女鍾情於掃煙囪工人,一天夜裡,掃煙囪工人帶著牧羊女私奔,國王發現後派遣全國的警察追捕,一對愛侶從此在逃亡的路上相依相戀。

誠然,宮崎駿的《魯邦三世劇場版》無論在舞台設計、或角色設定、情節安排上,有一部份均仿自法國動畫大師保羅.葛林莫(Paul Grimault)的《國王與鳥》。仿間的說法,甚而說《國王與鳥》是吉卜力工作室的起點,影響宮崎駿一生的動畫創作。叶精二《宮崎駿全書》指出宮崎電影的特色之一-舞台高低差的設計,包括《穿長靴的猫》的魔城、《未來少年柯南》的三角塔、《魯邦三世》的CAGLIOSTRO城、《神隱少女》的油屋等建物,靈感的起源之一,都是來自保羅.葛林莫(Paul Grimault)的《國王與鳥》。

然而,個人以為,在舞台的設計上或許相仿。但是《國王與鳥》和《魯邦三世》仍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這差異成就宮崎駿自己。這之間的差異在於,保羅.葛林莫以其動畫呈現安徒生的童話世界,在角色、情節、主題上,它仍是童話的。而宮崎駿以其動畫描寫人間的黑暗與光明,雖有動畫的跨張,但它其實是寫實的。從國王這一角色的設定,便可區判。《魯邦三世》三世中的國王,一樣是個暴君,但卻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當其惡行被揭露時,還有許多人不願相信,或是利害與共,或是不敢置信,這些人寧可姑息養奸。於是國王可以繼續為所欲為,法律、道德都站在他那邊。魯邦,所代表的僅只是微薄的情理,如何能與被蒙蔽的法律和道德抗衡呢?

重情重義的俠客,最終消滅了假仁假義的權貴,早已是小說、電影中陳舊的主題。但是它仍是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時至今日,司法公正、輿論嚴明的現代社會,仍然有許多披著羊皮的狼躲在暗處,不,不,應說牠們就在「明處」,在政府機構裡、在上流社會裡、甚至在學術殿堂裡。但法律總有漏洞,道德早已淪喪,輿論任憑操弄,為之奈何?唯有期待像魯邦這樣的人物出現,才能與之對抗!不然,只能像掃煙囪的工人帶著牧羊女逃向虛幻的童話世界裡!

註:聞某學院教師搔擾女學生,為是心得,憤慨寄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