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說鬼故事的技巧

朋友生性膽小,卻喜歡看恐怖故事。瞧她看得津津有味,我也自告奮勇地為她說一段,話才起了頭,她已膽顫心驚,有完沒完的追問著,是變臉的嗎?是會從畫面裡爬出來的嗎?是非人的故事嗎?故事還沒開始,就已嚇得花容失色。我急忙的強調,不,不是故事,我只是要說一段真實的經歷。不是故事,她更不敢聽了,是故事有虛構的成份,不是故事,那也就是真實發生過的了,那還是算了,不聽了,聽了讓人毛骨聳然。直到談話結束,我還是沒能講出那段「故事」。但這回的夜談,倒給了我一些說故事上的啟發,特別是在說鬼故事時宜採用的敘述技巧。

回想一下我們記得的鬼故事,有些是從書上看來的,有些是從別人那兒聽來的,但從沒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書上的自然是別人的故事,文字的表述和語言的交流已隔了一層。但聽來的也未必比文字的真切,因為通常言說的人說的還是別人的故事。言說故事的人常說的是「我鄰居」、「我朋友」、「我阿姨」…的故事,當故事聽完後,若問他「你鄰居」、「你朋友」、「你阿姨」…呢?通常得到的回答是「搬家了」、「沒聯絡了」、「兩年前過逝了」,死無對証,使先前的故事遜色不少。

基於上述的情況,我認為在說鬼故事時應探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特別在言說的當下,以「我」的角度、觀察、感受來講述。其次,我必需強調我所要言說的不是「故事」,而是「事實」。當然在細節上需略加處理,使強調的「事實」是可供驗証的,以增其真實感。<桃花源記>中的「晉太元中武陵人」,便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唐人傳奇、筆記小說中也有許多的例子可供援引。

康德說得不錯,「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如果我們將「恐懼感」視為閱讀鬼故事的美感經驗之一,便不難印証康德的話。「恐懼感」的營造,不在於言說的是何種鬼,更不在於情節的發展,或角色的描寫上。「恐懼感」來自於「形式」本身,一種表出的「形式」,在鬼故事的文本裡,我認為就是我以上所說的第一人稱的敘述,以及可資驗証的「事實」。

話雖如此,仍需考量「讀者」的問題。站在「接受美學」、或「讀者反應論」的立場再進行思考,說故事的人實在都不應小覷讀者的解讀能力。特別是女性讀者,因為她們善長「偽裝」,這種「偽裝」絕非惡意,卻易使言說者沾沾自喜、意醉神迷。在遊樂場裡的雲宵飛車上,在電影院播放恐怖片的場合裡,這「偽裝」的戲碼天天上演,特此記之,以為言說故事者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