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心情也盪到了谷底。
幾行的情淚洗刷不去負心的罪名,
幾句相思也不過是文人的雕蟲末技。
時空的距離讓相思變得美麗
但這庸俗而自私的美麗又如何能與高尚而委屈的成全相提?
對於虧欠一切都是惘然
猶在那國境之南的妳說得對
中午從「黃春明與鄭清文童話研討會」開溜,反正大會沒提供便當,也只能開溜到外頭吃飯。走出市圖外,建國南路上居然無北行的公車,只好打車直達先施百貨。百貨公司附近居然也沒什麼吃的,台灣最近真的很蕭條呀,只好去吃麥當勞的快樂兒童餐。只要有希望,還是能快快樂樂。對下午在先施百貨二樓的演講,此時此刻猶然充滿著希望,原來有一批人默默地在為台灣努力,原來台灣的動畫也已在國際上揚名!
發表會的議程分為三個單元,「Autodesk新產品展示與應用」、「蝕憶巨獸動畫製作展示與經驗分享」、「海角七號電影視覺特效秘辛」。
第一單元介紹了一些動畫製作軟體的新功能,這理所當然,主辦單位供吃供喝,有摸彩有小禮物,間還穿插海角七號樂團的餘興節目表演,人家打一下商品廣告也是應該的。主講人邊介紹軟體新功能,還邊做示範,對這些軟體雖然很陌生,而製作又是一項專業的領域,但我居然沒有睡著,還聽得津津有味。
第二單元主講人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動畫從發想到製作的構思,以及構思如何能成片的艱辛歷程,因為現場看起來有很多還是視媒製作的學生!這不無激發鼓勵的作用。可惜,主講人自己似乎太投入於製作,據他說熬夜工作後,還是因自己的喜愛試作一些短片,不難嗅出他有許多發想,但在演講場合裡,缺乏表達的能力,足以講上兩個小時的內容,讓他不到一小時就給說完,還只得提前結束這個單元。
稍事休息,吃個主辦單位準備的下午茶,很豐盛兄弟飯店的唷(餐巾紙上打的mark),重頭戲來了,負責「海角七號」3D動畫製作工程的負責人現身說法。然而,看戲就是這樣,期待得愈高失落也就愈深。演講和上課的經驗告訴我,他跟本沒有準備。我自己若在課堂上講了一半,臨時插播想讓學生看個什麼,翻檔案翻了半天,若沒能立刻找著,我會覺得很心虛,當場翻得面紅耳赤的。但今天的主講人,居然能夠臉不紅耳不赤地在資料夾之間切換過來、尋找過去。就這麼耗了足足一個鐘頭,還是在說那艘船,我雖然「不愛國」地還沒去看「海角七號」,好歹在前二天為來聆聽這場講座有偷偷瞄過那艘船。作為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它沒有真假可言,也許說不定接下來就是動畫片呀,但是和接下來的鏡頭一銜接,應該就能立刻知曉那艘船是假的吧,甚而,也能體會在台灣製作經費短缺的苦心!但假的就是假的呀,假的東西,不會因事後的說明、補充就變得比較真!花了三十萬經費製作的船只為了一個開場的鏡頭,的確相當不容易,但觀眾可不管這些,觀眾也不知這些。
搭公車回家的路上,我延途在想,和我看的國外動畫作比照,台灣的動畫能在國際上得獎,會不會只是如宮崎駿所說的「運氣」罷了?在場聆聽的台灣動畫同好的一群,除了商業、技術,是否有人懷抱熱情?
§
「畫畫也是。只要夠認真,畫個一陣子也就有一定水準了。我勸大家在投入這一行之前,趁著還有自己的時間多多充實自我,把看事情的角度和價值觀等基礎原則弄穩一點。」
「在漫長的見習、修業時期裡,你只有靜靜等待發揮的時機,而那種機會極其難得,除非有用不完的好運氣,否則可以說是不可能。」
「等待是很累、很痛苦的。可是相反的,你便該繼續堅持意向,不要失去自己的獨特之處。…用『這樣賺多少錢』的標準來衡量生活,然後任「收視率」來擺佈你對作品的喜怒哀樂了。」
引宮崎駿《出發點‧關於動畫製作‧在談「動畫技術」之前》,頁42。
![]() |
彼得與狼-男孩 |
![]() |
彼得與狼-貓 |
二.宮崎駿對魯邦三世的看法
(1)魯邦確是時代之子
•原文ルパンへの鎮魂歌
•對新魯邦提出的批叛,新魯邦已非宮崎駿心目中的魯邦。
•載於Animage 1980年十月號。
參考資料
宮崎駿<出發點>
宮崎駿發言集http://homepage3.nifty.com/mana/miyazaki-lupin.html
(2)魯邦確是時代之子要點整理
•故事角色是時代之子,角色性格會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敏感的表現出時代感。
•魯邦三世當年是走在時代尖端的新節目,最大的賣點是<實証主義>,在以前的漫畫裡都只是象徵性的畫個樣子,我們則是盡全力務求畫得逼真。
•在魯邦的性格設定方面,也加入了走在時代尖端的一種慾望。剛開始的魯邦-屬於冷漠的世代。(說起話來輕鬆隨便又吊兒啷噹的魯邦因此而產生。)組織更換後的魯邦-消除掉冷漠的感覺。魯邦-只是運用智慧和柔道,永無休止地追尋著目標。次元-個性溫和的豪爽男人。五衛門-不合時宜的滑稽男人。不二子-不會賣弄低俗色相的人。
•新魯邦連續播映三年,收視率迭創佳績,以生意眼光來看,或許可以算是成功。只可惜,它從未表現出時代之子的特色。
三.カリオストロの城的企劃~影片流覽
(1)魯邦三世的設定
•・服を旧ルパンのように緑に・年齢設定を10歳以上増加・ルパン三世の完結編として物語を設定
•和舊魯邦一樣的綠衣服。
•年齡增加10歲以上。
•設定為魯邦三世完結編的故事
(2)宮崎的三大課題
•解釋電視長編中魯邦予人性格輕佻的既有印象。表層「金.寶石.女」心底激盪著窒息人類的社會機制的憤怒。
•架構魅力精緻的古城和舞台。
•確立以分鏡腳本主導演出。
(3)作品的泉源
•漫畫版「穿長靴的貓」
•「舊魯邦三世」後半的延續
•「國王與鳥」
•中古義大利的山城
•真實的詐欺者-カリオスロ伯爵。
•モーリス.ルブランの<アルセーヌ.リュパンン>
•黑岩淚香的《幽靈塔》。
資料來源:叶精二《宮崎駿全書》
四.水平與垂直運動
(1)運動感覺
•電影的運動和影像一般,可以是實體、紀實的,也可以是風格化、抒情的。所有動作的藝術都包括了各種自寫實到表現的不同動作。
•舞者動作是在舞台三維空間內規劃,電影的景框則有同等功能。
(2)以景框不動為基準的動作
•垂直的動作
向上:自由、躍升的感覺。象徵了希望、歡愉、權力、權威。
向下:象徵了憂傷、死亡、卑微、沮喪、軟弱。
•水平的動作
由左至右:在心理上顯得自然。主角。
由右至左:顯得緊張和不快。反派角色。
(3)向攝影機前進或後退的動作
•由於我們的眼睛認同於攝影機鏡頭,動作的移動即代表與我們的關係。
•向攝影機而來的動作:代表動作者的強悍和自信。
•遠離鏡頭的動作:代表退縮,張力減少,壓力減輕。電影結尾喜用。
•大部份電影都以抽離動作作結,不是攝影機抽離現場,就是角色離開攝影機。
(4)攝影機與移動對象的距離與角度
•鏡頭越遠,俯角越高,動作便會顯得慢。
•鏡頭越近,仰角,放大及加強速度及動作。
(5)攝影機運動
20世紀20年代以前,電影工作者尚不知道攝影機可以移動,動作僅限於被攝主體的移動。某些德國導演如茂瑙和杜邦的攝影機運動不僅是表面的動感,也帶有心理和主題意義。而這些實驗也使後繼者能以攝影機運動達到以往不能做到的含蓄象徵。
•橫搖
•上下直搖
•升降鏡頭
•推軌
•伸縮鏡頭
•手提攝影
•空中遙攝
<橫搖>
•攝影機架在三角架上,主軸不動,僅鏡頭水平移動。
•為了使主角留在景框內。
•大遠景的橫搖鏡在史詩電影中極有效,觀眾能隨鏡頭的移動經驗場景的廣袤無垠。
<上下直搖>
•使用原則大致與橫搖相近,只是水平運動換成垂直運動。
•用途也在使主體移動時仍留在畫面中心,或強調空間和心理的相互關系,或加強同時性、因果關係。
•亦可當主觀鏡頭,模擬主角往上或往下看的視線所及。
•影片範例
五.觀賞心得
(1)以現實主義為中心
•動畫雖然是個「虛構」的世界,但我主張它的中心思想不能脫離「現實主義」。就算是虛構的世界,總要有些東西能跟現實世界連結,換句話說,就算是編造出來的,也要讓看的人心生「原來也有這樣的世界」之感。(宮崎駿《出發點》,40頁。)
•比較三個文本:<掃煙囪工人與牧羊女>、<國王與鳥>、<魯邦三世>
(2)<卡>片是宮崎所謂現實主義的實踐
(3)重新自譯主題曲
*資料來源與參考資料
《宮崎駿全書》,叶精二,FILM ART ,2007年1月30日 第2刷。
《出發點1979~1996》,宮崎駿 著,黃穎凡、章澤儀 譯 ,2006年1月。
《認識電影》,路易斯.賈內梯 著,焦雄屏 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4月第3刷。
《動畫剪輯》,聶欣如 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