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知識份子的牢騷


高中時期,軍訓教官在課堂上說:「二十歲人讀馬克斯思想,會熱情洶湧,很正常;四十歲人再讀馬克斯思想,還是熱情洶湧,是傻瓜。」這話想來不是教官自己編的,應是當年的一種愚民政策。事實証明,現在的我讀馬克斯還覺得心熱,真要給讀馬克斯的心情作番陳述,應是「四十歲人讀馬克斯思想,還是熱情洶湧,表示心靈還很年輕!」

現在再讀文學理論和以前碩班時很不一樣了,較能清楚的看到這些西方文論的背景,以及各個學說之間的關連,原來這些文論,其實都是結合現當代思潮或運動的!孫中山說得不錯,思想是一種力量,正因為歐美的社會有這些思想,所以才有反思的能力,才有改革進步的力量。讀這些理論的同時,我常反觀自己所處的社會,無論在朝在野,早已失去了反思論述的能力,合縱連橫、枱面枱下各逞心機而已,像極了魯迅小說〈理水〉中文化山上那群學者!

今天在報刊上讀到林濁水先生的〈文化的戰爭與和平〉一文,不免也將這些日子來的讀書心得拿出來發發牢騷,多希望在台灣,身為一個知識份子,不是只能無奈地發牢騷而已!


附錄:


〈文化的戰爭與和平〉 2009-01-05 中國時報 【林濁水】


 胡六點如果有新思維,其實一點也不是在國民黨眼睛睜得大大地看到的諸如台灣的區域、國際參與空間、停戰協議、和平協議,中國願意和台灣協商上面,因胡六點這些承諾早已寫在反分裂法條文上面了;新,也不是承認台海現狀並未違背反分裂法,所以不必動用非和平手段上,因為,在陳水扁當政時代,陳水扁再怎樣和中國針鋒相向,中國也不認為要動用非和平手段。胡六點的新思維是在到現在國民黨提都還沒有提到的「台灣文化可以豐富中華文化」一項上。這一項,既承認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又肯定他既不中國文化衝突,還有正面貢獻。
 台灣文化和中國文化間關係的討論在台灣開始得非常早,但中國當局開始關心台灣文化是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的事。當時跟著國民黨右翼的路子走,對文化本土化採取負面立場。如今胡對這一個討論做了政治性的決定。這決定無疑的將使國民黨非常尷尬。
 漢文化中,台灣文化特殊性存在的爭論早在日據時代就開始了。那時爭論焦點之一是「台灣話文」和「(中國)白話文」之爭,賴和與張我軍就是當時對立雙方兩個著名的旗手。
 二二八事件之後,中國藝文界人士和本土文化人進行了一段時間「台灣文化的特殊性」的攻伐,這論爭隨著威權政治的確立而沉寂,直到一九七○年代再浴火重生,掀起了鄉土文學論戰。但這時論戰,基本上是文藝圈內的風波,在國家政策面則是對台語節目的進一步緊縮,台灣文史的持續被禁錮。
 直到九○年代,本土化才伴隨民主化、自由化衝擊到國家政策決定,一九九○年代鄉土教材,母語教學的推動也在爭論中顛跮前行。
 二○○○年後,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在痛定思痛之後,對文化本土化進行批判,把文化戰略定調為「本土化就是去中國化」應予撥亂反正。過去並不在意台灣文化論爭的中國,為國民黨失去政權也驚訝不已,二○○一年廈門大學舉辦《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壇》的學術會議,批判《文化台獨》就成為會議的主軸。
 政治衝突和文化(文明)關聯,在杭亭頓教授提出文明衝突論前,早被台灣社會的權力集團運作超過半世紀了。既如此,由胡錦濤這位中國最高權力掌控者來個決策大逆轉,對台灣文化特殊性從否定變正面肯定,實在突然,以致於國民黨政府無法反應也就不意外了。
 只是這種逆轉,也並不是毫無脈絡。胡六點是胡的政策宣示,而其依據正是三年前胡推動的反分裂法,反分裂法的基本立場正是「兩岸既未分裂也尚未統一」,這立場在立法前夕由政協主席賈慶林宣布,如今胡本人再重新宣布擺在胡六點中。這立場的精神是「承認台海現狀」,一切政策再由這現狀出發。
 由於共產黨基本上認為文化是政經基本結構的上層結構,因在政治上承認現狀,對台灣文化特殊性承認也就有其基礎。不只如此,以流行音樂觀點說,台灣歌曲能主導中國七成以上市場,若非具備一定特殊性怎會可能?
 這種承認由政治掛帥的中國領導人提出,當然政治意義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對台灣事實存在的主權仍未絲毫放鬆打擊的立場,但在文化上已尋求和解,並予以納編,以為政治的統一創造基礎。
 這一個策略,固然令國民黨十分的尷尬,但明顯的顯示出中國對文化上的台灣主體意識的繼續成長,已體認到已不是馬政府正名等一連串的復辟工程可以壓制下去的。中國過去完全訴求中國文化的普同性,轉移到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後,也明白地顯示其統戰對象是鎖定民進黨,綠營的群眾。
 過去綠營主張台獨的一個重要訴求正是這樣的:假使你珍惜台灣文化的特殊性,那麼你就應拒絕台灣被只訴求文化普同性而忌視特殊性的中國統治。胡的這一個新策略到底會收到什麼樣的政治效果,固然有待進一步評估,但胡的這一項構想卻不能不承認相較於過去在對台灣文化立場上只知跟隨國民黨的作法有相當的進步性。也因此,若認真執行,造成何種壓力,民進黨恐怕不能輕率以對。
 (作者為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