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週五受邀到「敵營」(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玩笑話,勿怪!)的應用中文系去演講,講題只要和兒童文學相關。原先擬的題目是「近年來台灣圖畫書的創作、出版、與評析」,立刻被阿寶老師否決。於是我趕緊聯絡主事老師,改題為「台灣圖畫書作家介紹」。然而,幾番思量,還是覺得不妥。最後決定從基礎講起,就叫「認識繪本」吧,這樣一個題目,似乎又顯得不夠專業。換個招牌,題名「兒童文學的新文類-繪本」,嗯,這樣比較唬人!
之前的幾場講座,都是在國小或圖書館,在大學的科系還是頭一遭,當然在內容上得有所調整。就打圖畫書的分類說起,一般將圖書畫分為有故事性和非故事性的。後者包括嬰兒書、字母書、數數書、概念書、玩具書,在討論繪本時,一般這幾種非故事性的圖畫書都被略而不談的,正好趁這次演講,和應用中文系的同學或可談談,用《ABCの本》談字母書;《数えてみよう》談數數書;《棕色的熊》談概念書;《書中之書》談玩具書。將看似簡單而被忽略不談的複雜化,其實我是故意的。
其次,關於圖畫書的定義,文字與圖畫熟輕熟重,以及圖畫書中由文字與圖畫交織構作的第三層故事等問題,我也打算分別舉《The Red Book》、《莎莉離水遠一點》進行反思。希望能重新探討,圖畫書不單只是文字與圖畫兩種媒材的構作,以及什麼是一本書中的第三層故事。
光這些應該就夠講2個小時了,講稿已經備妥,好戲即將上場!